行业转型看头雁。在人身险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,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人寿寿险公司”)提出打造“六个国寿”的新思路。应如何看待人身险业的发展前景与转型方向?作为行业龙头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如何推进实现“六个国寿”?近日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党委书记、总裁苏恒轩接受了《金融时报》记者的专访,回答了上述问题。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“先锋国寿”位列“六个国寿”(即先锋国寿、幸福国寿、长青国寿、活力国寿、数字国寿、安全国寿)之首,如何理解其内涵?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如何将自身发展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合?
苏恒轩:打造“先锋国寿”,就是秉持国企之强在党建之强的理念,推动全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,不断提升中国特色保险的政治性和人民性,把公司打造为服务大局的保险先锋。
打造“先锋国寿”既是重大政治责任,也蕴含很大发展空间,既有政治性和人民性,也有经济性和效益性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们将在“三新一高”中找准职责定位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险需求,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在负债端,我们将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持续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,积极助力新市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,为推动共同富裕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国寿智慧和国寿方案;在投资端,我们将持续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,支持国家科技创新,加大对重点领域、重要区域的资金支持力度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实效。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如何看待人身险业当前压力及发展前景?下一步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如何继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?
苏恒轩:虽然短期下行压力增大,但长期来看,人身险业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。2020年以来,寿险面对面营销受阻,加之行业推进转型升级,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,导致行业保费增速明显回调,短期内面临较大增长压力。但是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,社会大局稳定,发展潜力大、回旋空间广阔,人身险密度、深度距成熟市场还有较大差距。随着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健康中国战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持续推进,将进一步打开大健康、大养老领域新增长极。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,全面重塑寿险经营的价值链,为行业发展培育新动能。这些积极因素都为我国人身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最坚实基础,行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。
我们在深度研判内外部形势的基础上,制定了公司“十四五”规划,提出了打造“六大国寿”的工作任务。
其中,“长青国寿”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,全方位提升业务发展质量,深入推进渠道转型升级,强化投资能力建设,巩固区域竞争优势,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寿险经营管理价值链,推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健康、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,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。
“活力国寿”的核心要义就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。“鼎新”工程改革实施3年来,已取得一些成效。但“鼎新”是基础工程,更是长期工程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需要在持续改革中不断进化升级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,继续贯彻新理念、融入新格局,紧盯国际前沿,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的使命愿景,不断赋予“鼎新”工程新的内容。围绕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、深化“一体多元”市场布局、健全市场化机制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下大功夫,从而进一步激发公司活力,持续加快市场化步伐。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近年来,监管部门着力引导保险业加快数字化转型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取得哪些进展?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?
苏恒轩:近年来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“众智、敏捷、迭代”为准则,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,持续构建数字保险生态,走出了一条具有国寿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一方面,数字化转型科技布局全面落地。一是实现核心业务系统从计算、存储、数据库、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分布式架构革新;二是将线上数字化服务与线下数字化职场融为一体,建成国寿特色的保险数字化平台(EAC);三是打造数字化新基座,自主建成国内行业首个混合云平台,构建保险业规模最大的物联网基础设施;四是建立数字化经营机制,形成全局性、一体化、实时的科技运作体系。
另一方面,创新塑造平台化新型商业模式。一是以数字平台构建保险数字生态。依托EAC数字化平台整合投放覆盖公司经营价值链的标准化服务3000余个,平台累计接入生态应用近千个,与各合作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近40万项。二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保险消费模式。创新建立智能家庭保险保障全景视图,为超过1亿个家庭提供更加贴心的保障方案,提供从智能保障分析、保险配置建议到智能投保的“一站式”综合保险服务。三是以数字技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。推出全流程“无接触”新单承保,个人长险业务无纸化投保率超99.9%,理赔案件线上受理率超九成,超七成理赔业务可智能化处理,理赔直付覆盖全国两万余家医疗机构。四是以数字技术强化风险防范能力。在运营风控领域广泛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,提升合规支持与风险管控作业环节的智能化水平。
“数字国寿”是“十四五”期间要打造的“六个国寿”之一,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。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激活数据新要素、搭建国寿特色新基建、掌控核心新技术、深化数字新融合等举措,全力建设“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,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,以数字技术应用为特征”的“数字国寿”。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防风险是金融的永恒主题。请问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,实现持续健康发展?
苏恒轩: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回归本源、专注主业,坚持前瞻谋划、系统思维,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,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治理,不断创新风险防控方式方法,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。
一是以偿二代为准绳,不断升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。以风险综合评级要求为基础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构建立体的指标监控预警体系,建立风险追踪整改机制,搭建了总分一体的风险综合评级信息系统,对各项风险指标实现精准定位、精细管控、精确追踪。银保监会于去年底发布偿二代二期规则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加快研究落实,用好先进风险管理工具,持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,积极发挥行业健康发展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二是运用科技赋能、创新驱动,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加大对智能风控的投入,持续推进风险管理系统集成整合,全面优化创新风险管理智能应用,信息化、系统化管控举措覆盖风险管理各大板块,实现风控信息资源高效整合,提升风险防控的及时性、有效性和智能化水平,努力实现源头管控,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防控,服务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三是健全风险偏好和内控管理体系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守风险防控的底线思维,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偏好体系,提升风险偏好的服务性功能,促进风险约束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,风险偏好在公司核心管理决策环节的支持作用不断加强。自2003年上市以来,公司逐步探索建立了高效严密、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。
四是综合施策,标本兼治,织密织严销售风险防控网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公司重大战略高度统筹实施,近年来持续推动管控重心下移、系统下探、力量下沉,积极探索新型风控队伍建设,完善总分合力统筹推进、三道防线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,精细管控关键领域风险,进一步实现源头防治常态化、风险监控集约化、治理手段智能化、风控队伍专业化。